中央政府門戶網(wǎng)站

兵團榜樣丨劉前東:在昆侖山上執(zhí)著堅守

發(fā)布時間:2024年09月18日 信息來源:兵團日報 編輯:賈蕾
【字體: 打印本頁
作者:常丫丫

仲秋時節(jié),昆侖山北麓涼意陣陣。大山深處,一排排紅黃相間的兩層小樓整齊排列,直通居民家門口的道路干凈寬闊,這里就是兵團海拔最高的邊境連隊之一——三師葉城二牧場三連。

“公路通到家門口后,連隊人均收入連年增長,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!”三連黨支部書記、連管會指導員劉前東高興地向記者介紹。

今年52歲的劉前東是土生土長的葉城二牧場人,之前在六連、牧場機關和霞光社區(qū)工作,2013年9月,劉前東來到了父親曾經(jīng)工作過8年的三連。

三連連部位于兩座大山的夾口處,距離葉城二牧場場部160公里,海拔高、氣候惡劣,一度讓初來乍到的劉前東心里打起了“退堂鼓”。“要干就得好好干!”父親的話語重如千鈞,狠狠地錘打在他的心上。

“父親當年能在這里堅持下來,我也一樣可以。”劉前東心里暗自較勁——既然來了,就要真正為這里的牧工做點實事。安頓好后,他開始逐戶走訪,詳細了解一戶戶牧工困難和訴求,很快就和善良淳樸的牧工們打成了一片。

三連的放牧點零星分布在大山深處,而離連部最近的公路也有10余公里遠,平時牧工要去放牧點,得騎兩小時的馬或者選擇更費時的步行,拉運物資很不方便,更別提通過發(fā)展養(yǎng)殖業(yè)增收致富。

“要致富,先修路?!眲⑶皷|積極向上級申請項目資金支持,動員連隊居民行動起來共同修路。2018年,三連通往外界的公路全線貫通,2020年這條公路實現(xiàn)了全部硬化。到如今,從三連連部到放牧點,車程僅需15分鐘。路修通了,劉前東帶領牧工們發(fā)展特色養(yǎng)殖業(yè),引進經(jīng)濟效益較高的牦牛、特色種羊等,對牧工加強技能培訓,提升他們的養(yǎng)殖技術水平?,F(xiàn)在,三連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7000多元增加到了近3萬元。

三連所在地地勢險要,山路蜿蜒崎嶇,時常要到一個個牧業(yè)點走訪的劉前東遭遇到的險情可謂不計其數(shù)。2019年4月的一天,劉前東騎的馬不小心踩到結冰的路面而摔倒,馬兒很快爬起來了,可劉前東的腳還套在馬鐙子里,被驚慌失措的馬兒拖著硬是在河道里跑了100多米遠。等到牧民們聞訊趕來救助時,劉前東的口鼻都在流血,還摔斷了5根肋骨。

辛勤耕耘,終有碩果。2016年,三連牧工群眾實現(xiàn)人均收入翻番,一舉摘掉了貧困連隊的帽子。2017年,劉前東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;2019年,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,被評為“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”;2021年,被評為“全國優(yōu)秀黨務工作者”。

面對一系列榮譽,劉前東平靜地說:“我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績,是因為趕上了好時代,黨和國家的政策好。榮譽屬于過去,我還要繼續(xù)努力,讓鄉(xiāng)親們過上更富裕、更幸福的生活?!?/p>